書香歷城丨六十余載書香飄溢——愛上文化,愛上這樣的歷城二中
摘 要:該校連續三年在“山東省最具綜合實力高級中學”網上投票評選活動中都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績。先后被授予“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宋慶齡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范基地”“全國十佳創新型學!钡劝儆囗棙s譽稱號。
是否還記得高中時,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六點上早自習的你;是否還記得昏黃的路燈光,清晨天還沒亮的教室;是否還記得,下課走廊里鬧哄哄的、上個廁所也需要排隊的場景?傆惺堑谝坏臅糇,也有隱藏在最后一排的吐槽大神……
在歷城區有一所普通的農村中學發展成為享有較高社會美譽度的齊魯名校——濟南歷城二中。該校連續三年,在新浪山東舉辦的“山東省最具綜合實力高級中學”網上投票評選活動中都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績。先后被授予“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宋慶齡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范基地”“全國十佳創新型學校”等百余項榮譽稱號。
今日帶你走進濟南歷城二中。
堅守與傳承
當好學生方向標和領路人
歷城二中地處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故里,始建于1958年。在學校發展過程中,歷城二中一直堅持“不跟風、不盲從、不隨波逐流,堅守教育的底線,按教育規律辦學”,不會因為外界的種種不理解(質疑)而中斷或放棄。
學校踐行著“為每一位師生搭建發展階梯”的辦學理念,師生謹遵“人生在勤,志達天下”的校訓,構筑了強大的精神內驅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勤文化”。“勤文化”是歷城二中人在自己的教育園地里辛勤培植出來的文明碩果,是內生的文化,是熔鑄于每一位師生內心的教育動力。開好每一屆教代會是學校在堅守中發展的一個縮影,每一屆教代會上不斷豐富和拓展的勤文化內涵,時常觸動老師們的內心,堅定其信念,久而久之,“勤文化”成為學校獨具特色的文化基礎,被師生認同并踐行。
據了解,歷城二中的領導干部都是從一線教師、班主任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難能可貴的是,他們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工作再苦再累也是默默承擔,真正把“責任”二字落實在行動上。從彎腰撿起一片廢紙開始,帶頭做好每一個細節,所有干部每天早晨至少比教師提前半小時上班,所有的級部主任只要學生在校,幾乎天天早晨6點到辦公室,晚上學生休息后回家,不開會基本不出校門,都住在學校的教師公寓24小時在崗,隨叫隨到,發現問題馬上解決,聽到安排立即執行。
用心備好每一節課
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老師深入學生心靈,經常和學生談心交流;關心學生衣食住行,學生在校的休息日要做學生的“陪讀”,照顧他們的生活,學生回家還牽掛他們的安全。每天,班主任都會在早自習前趕到教室,開始一天的生活;晚上督促學生休息,核查學生就寢人數;周六、周日和節假日休息時間,很多教師要堅守在學校,指導學生開展社團活動。而且,老師能夠做到“作業有發必收,有收必批,學生學案、考卷批閱不過夜,第二天及時進行講評”,有的學科組在閱卷后會接著召開分析會,為第二天講評做好充足的準備。
每天都要堅持跑步3000米,以此培養持久、穩定、頑強的意志品質;儀容儀表做到整潔規范——男生平頭、女生齊耳短發,并統一穿校服,旨在借此消除學生的攀比心理,使其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學習中,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嚴格作息時間,中午必須午休一個小時;不允許帶手機進校園,任何學生無一例外……
從校服拉鏈最低能拉到的位置到頭發最長不能長到什么地方,學校都做了嚴格的規定。這些規定曾經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爭議,但學校還是堅持下來了。學校規范化管理,管的是行為和習慣,而不是要限制學生的思想,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養成教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因為這是成大事最基本的條件,也是學校教育應該達成的目標。這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人格并不矛盾。也正因為如此,學校的規定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理解與支持,而歷城二中的規范化管理,也成了聞名一方的教育品牌。
教育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只有瑣瑣碎碎的小事,把小事做好就是最好的教育。學校干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師生尊重,他們成為師生的方向標和領路人。
創新與發展
實現諸多“率先”“首家”“第一”
堅守是一種態度,是一種精神。歷城二中師生在堅守中把這種態度和精神內化為創新的動力和源泉。
中國首個中學生太陽能實驗室;全省率先實現后勤服務社會化,率先將“發明創造課”作為必修課列入課表;成為全市第一個中國教育學會實驗學校;濟南市首家進行電子備課、網絡教研的學校;濟南市教育局“五個一”優化升級工程的第一所高中學校;2004年創建民辦初中部;2008年,逆勢而上開始對學生進行奧賽培訓,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途徑……
諸多“率先”“首家”“第一”,彰顯出二中人敢為人先、改革創新、志達天下的膽識與氣魄,這無疑成為學校不斷鑄就新輝煌的最強大推動力。
多項新舉措助推,學校影響力擴大。借助大教育山東名校聯盟,開創了與省內名校優勢互補、智慧提升、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聯合大智創建“教師發展研究院”,開創了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合作的新模式,為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彰顯特色、協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探索。凸顯冀魯豫名校聯盟、清北銘師堂、清華大學委派的第三方機構等作用,優勢互補。接待了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國藥科大學、蘭州大學等招生宣講團,牽手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農科院,解決了學校實驗條件受限等難題。組織師生參加了“東西兩岸——美國文化體驗”夏令營、加拿大暑期夏令營等。
近年來,歷城二中在大面積提高學生學業成績方面取得了突破,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合格率接近100%,高考成績位居全市前列;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取得突破,近三年,獲得全國奧賽金牌的數量和升入北大、清華的學生人數位列全省前列。據山東大學新媒體中心發布,2017年學校有95位同學被山東大學錄取,位居全國第一。